嗓音低沈、人氣歷久不衰的好萊塢老牌紅星洛琳白考兒(Lauren Bacall)12日因中風過世,享年89歲。她微微低頭、張眼側瞪…..自信帶點不屑的神情,讓人著迷的招牌表情,其實是感覺不安時的自然反應。白考兒熱愛舞台表演,從好萊塢黃金盛世,紅到百老匯舞台,直到87歲仍參與演出。
白考兒離世前不久才與朋友聚會,電視談話節目名主持人卡維特(Dick Cavett)談起這個多年老友:「她非常真實,不造作或言不及意,必要時候就很強悍。年輕女孩會想像她一樣有主見、有方向,說話吸引人,看情況也會飆幾句粗話。」
害羞小模初試啼聲
洛琳白考兒是猶太裔,本名瓊柏斯克(Joan Perske),1924年9月16日出生紐約布朗克斯區(Bronx)的商人家庭,她年幼時父母離異,之後跟著擔任秘書的母親生活,後來取藝名時便改從母姓白考兒(多加一個字母L以區別發音)。以色列元老外交家、現任總統裴瑞斯(Shimon Peres)是她大1歲的堂兄。
洛琳白考兒從青少年時期便四處打工,18歲開始從事模特兒工作,由於身材高挑、眼神撩人,出眾外貌很快當上雜誌封面女郎,也因此被挖掘演出電影。第一部電影《To Have and Have Not》與年齡相差23歲的男星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墜入愛河。
夫婦倆合作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作品,兩人銀幕接吻至今仍是該片經典,也是最成功、融洽的好萊塢銀色夫妻代表之一。鮑嘉為了妻子戒掉酒癮,兩人育有2子,夫妻感情很好,白考兒2005年談起這個過世48年的丈夫:「他是個十分傑出優秀的男人,實在無可挑剔,我真的很幸運。」
天生要吃這行飯
1957年鮑嘉過世後,洛琳白考兒一度淡出影壇,1961年復出演舞台劇很快聲名大噪,《仙人掌花》(Cactus Flower)等作品,也幫助她重返大螢幕。
1974 年洛琳白考兒接拍大堆頭明星卡司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f the Orient Express),自此悠遊電影、舞台劇、電視,她名氣從來不如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那種偶像地位,但無庸置疑享有影壇長青地位。
知名作品另包括《夜長夢多》(The Big dream)、《蓋世梟雄》(Key Largo)、《願嫁金龜婿》(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年度風雲女性》(Woman of the Year)、《再見查理》(Goodbye Charlie)、《死亡約會》(Appointment with Death)、《戰慄遊戲》(MISERY)、《總統有難》(My Fellow Americans)、《越愛越美麗》(The Mirror Has Two Face)等等。
《洛琳白考兒語錄》
她喜歡寫作,生前出版過3本自傳體書籍,文筆頗受好評,受訪語錄也讓人回味無窮。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形容白考兒:「她大膽無畏、甚至傲慢,用著吸引人的外貌、沙啞的聲音,在螢幕上與真實人生,說著一句句經典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