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加速退場 美股亞股大跌

美國聯準會29日宣布,自今年2月起,每個月的資產購買規模再降低100億美元。(美聯社)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29日宣布加快量化寬鬆(QE)政策退場的速度,從今年2月開始,每個月的資產購買規模再降低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0億元),由750億美元降至650億美元。聯準會去年12月中旬的政策會議上,已將QE規模由每個月850億美元降至750億美元。

這項舉動符合市場預期,不過近來阿根廷、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國家出現財政警訊,加上波音(Boeing)、雅虎(Yahoo)多家大企業發布的財報令人失望,29日紐約股市三大指數都以超過1%的跌幅作收。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重挫189.77點,收在15738.79點,跌幅1.19%。標普500指數下跌18.30點,收在1774.20點,跌幅1.02%。納斯達克指數下滑46.53點,收在4051.43點,跌幅1.14%。標普500本月已經跌掉4%,是2012年5月以來最差的單月表現。

亞洲股市也受到衝擊,日經指數大跌376.85點,跌幅高達2.45%。香港恆生指數、上海綜合指數、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也分別下跌0.48%、0.64%與0.68%。只有南韓綜合指數大漲1.26%。

不過全球最大社群網站Facebook卻逆勢上揚,拜上一季營收突飛猛進63%之賜,Facebook股價大漲9.2%,以58.45美元做收。

聯準會其他主要政策並沒有改變。聯邦基金利率仍然維持在接近0%(0%至0.25%)的水平。聯準會先前屢次表明,只要通貨膨脹率不超過2%,聯準會要等美國失業率降到6.5%以下(目前為6.7%),才會考慮提高利率。

對於美國經濟現況,聯準會的評估較先前樂觀,指出經濟活動在最近幾季有所提升。雖然美國12月就業機會成長不如預期,但聯準會認為整體來看,勞動市場的狀況仍在持續改善。

29日也是聯準會現任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最後一次主持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政策會議,他將在2月1日交棒給現任副主席葉倫(Janet Yellen)。FOMC委員似乎為柏南克送上一份臨別贈禮:自2011年6月以來,首度無異議通過決議。

柏南克在2006年2月接掌聯準會,兩年半後遭遇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這位研究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的頂尖學者,帶領聯準會進行史無前例的艱鉅任務:先後推出三次QE、讓聯準會資產膨脹至4兆美元、連續5年將利率壓低至接近0%的水平。

如今美國經濟已踏上復甦之路,柏南克也功成身退。接下重擔的葉倫是聯準會百年歷史上第一位女主席,她一方面要維繫美國經濟成長的動能、持續改善就業狀況,一方面要讓第三波QE順利退場。葉倫將在3月18日首度以主席身分召開FOMC決策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