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東漢末年的赤壁之戰後,劉備與孫權、曹操三分天下,開創了膾炙人口的三國時代。但劉備在成為一方之主前,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魯蛇。
劉備比起當時其他競逐天下的群雄,出身背景根本不能看,像是袁紹「四世三公」往上四代都是行政院長級別的人物,簡直是體內流權貴的DNA、曹操的爸爸好歹也當過國防部長、孫權家族則是盤據江東的強大地方派系。
那劉備呢?雖然是「漢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兩人的年代差了三百多年,這樣的「皇室血統」基本上稀釋得跟水差不多,而他也因為父親早逝、家道中落,只能跟著媽媽賣草鞋維生。
而赤壁之戰可說是劉備生涯中少數的勝仗,因為如果仔細去看劉備的一生,會發現他有大半輩子不是在打敗仗就是在逃竄,除此之外,好似別無所長。重點是,自己打敗仗就算了,每個被他投靠過的,幾乎都沒好下場,誰收了劉備,誰就倒楣。
他不僅出身背景差,也不太會打仗,不過靠著獨特的人格魅力,還是吸引到關羽、張飛、趙雲等一票猛將跟著月亮走,還有首席軍師諸葛亮、簡雍、糜筑等能臣。才逐漸在這亂世中站穩腳步……
脫口說出「立志當皇帝」一旁長輩嚇出冷汗
不要看劉備這樣魯魯的,其實小時候的他,可是以「天子」為志向,而且超多人挺他。劉備小時候,一次與村裡的孩童集中在桑樹下玩耍,玩到一半,只見劉備看著大樹,說了一句驚天地泣鬼神的話,就是:「將來我一定會坐一輛豪華的馬車,車蓋就像這棵樹一樣威風。」而古代有「羽葆蓋車」的車,就只有天子能坐!所以劉備其實就是說,「我想當天子」。此話一出,把在旁的叔叔嚇到差點跌下來,連忙把這個不知輕重小男孩的嘴巴堵起來「你再亂說話,我們就要被抄家了!」
除了志向高之外,小小年紀的劉備也展現出與眾不凡的地方。15歲時,當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忙著上課補習、拜師學藝時,劉備則不太愛讀書,只愛成天逗弄犬馬,聽流行歌、穿潮服。儘管看似遊手好閒、不學無術,但劉備每當遇到困難時,還是有一堆人願意挺他。有人一直出錢贊助劉備求學(儘管劉備不愛讀書),並認為他將來必成大器,而當時也結識了一票出身顯赫的同學,例如公孫瓚。
這不禁讓人想問,為何這麼多人願意挺這個愛玩的小屁孩?原來劉備的玩,不是亂玩。他愛成天逗弄犬馬,聽流行歌、穿潮服等,這些正是他結交朋友的方式,加上他喜怒不形於色,個性內斂,討人喜歡,也許是因為如此,之後也才會得到張飛、關羽、諸葛亮等英雄豪傑的支持吧!
賣鞋郎變帶賽王,投靠誰誰倒楣
1、苦主一號:破虜校尉鄒靖
東漢末年民不聊生,農民起義軍,全國各地群雄割據與義軍並起,人稱「黃巾之亂」。這時靠著交友玩出一片天的劉備,勢力也漸漸壯大了。耳聞黃巾之亂後,以天子為目標的劉備自然不會放過討伐黃巾賊的機會,所以他決定參與討伐的戰役,之後便帶領幾百位鄉勇,投靠破虜校尉鄒靖。這是劉備人生的第一場大型戰役,所以劉備出軍當天感到異常興奮,坐在馬上看著隊伍浩浩蕩蕩,心理不由得升起一股豪情,可惜這豪情壯志並未持續太久。
劉備的隊伍行軍到一半,早已埋伏在半路的黃巾軍從四面八方衝了上來,一下子就把劉備他們包圍住了,只見劉備的部隊像是方糖遇到水一樣,瞬間被殲滅,劉備也被人從馬匹上打落。這一摔真的快完了,但劉備是誰?劉備乃是夢想將來要成為天子之人,怎能死在這。所以劉備急中生智,佯裝摔傷,大叫一聲使出「裝死」。幾個黃巾賊見狀,以為劉備死了,掉頭就走繼續去參加其他戰鬥了,等到殺喊聲全停止後,劉備才停止裝死,最後被人救走。
被救回後的劉備不但沒受罰,還被封了個小官。不過,因為有人虛報戰功,國家決定重新審查戰功,而劉備便在這審查的名單中,之後因為鞭打督郵(類似調查人員),所以棄官投奔好兄弟公孫瓚。
雖然劉備帶衰加入鄒靖的軍團,害鄒靖損失不少人力,但整體來看鄒靖只是損失一些小卒而已,比起之後劉備投靠的公孫瓚來說,實在幸運太多了。因為公孫瓚不僅損了兵,連名將趙雲都被劉備順手帶走了。
劉備初次起兵就不順利,還必須靠裝死逃過一劫。(圖/imdb)
2、苦主二號:白馬將軍公孫瓚
劉備帶了百名手下投奔公孫瓚,而公孫瓚也真的很讚,馬上幫劉備安排了職務。但為何能這麼快,那是因為公孫瓚正在與袁紹戰鬥,兩人正在爭奪河北,急需用人,而劉備正好來的是時候。公孫瓚授予劉備別部司馬一職,想不到戰績還不錯,劉備屢有戰功,之後還當了個縣長。
期間,劉備得知了公孫瓚旗下有名猛將 – 趙雲。雖是猛將,但因礙於趙雲出身於常山,此地屬於袁紹的地盤,公孫瓚害怕趙雲窩裡反,所以一直冷落趙雲。不過劉備並不在意這些事,經常一有空就邀請趙雲去做客,長久下來,兩人的關係逐漸升溫,好到會同床共枕。後來趙雲的兄長去世時,趙雲暫時向公孫瓚告假回鄉處理後事,但劉備深知趙雲這次一去絕對不會再回來了,所以緊握住他的手告別。離情依依,趙雲離去的時候還對劉備說:「終不背德也。」兩人就此私訂終身。
戰爭期間公孫瓚與幽州牧劉虞結怨,193年左右公孫瓚派兵殺死了劉虞,但這一殺不得了,因為劉虞是皇親國戚,且極有人緣,就連其他部族的人也都十分敬愛他,甚至會朝貢,所以這一殺使得公孫瓚的民調頓時跌到谷底。
而劉備也因此離開了公孫瓚,往後劉備(當時已投靠袁紹)在鄴城遇到了趙雲,兩人當晚促膝而談,同床眠臥。劉備要趙雲偷偷從袁紹那招募幾百的士兵,兩人一起私奔,,自然也就沒再回去公孫瓚那裡了。公孫瓚底下的趙雲被劉備拐走,又因濫殺劉虞,導致不得人心,最後在199年被袁紹擊敗,姊妹妻兒全部吊死,公孫瓚自己則放火自焚結束了一生。
趙雲被劉備收服後,成了他一輩子的私人保鑣。(圖/imdb)
3、苦主三號:徐州牧陶謙
193年徐州牧陶謙被曹操攻擊,因此陶謙向位在附近的田楷討救兵,於是田楷便帶著劉備一起前去支援。不過當時劉備的軍備實在太差了,整個軍團就是由一些官兵、胡騎,再加上饑民,所組成的雜牌軍團。到了徐州後,就連陶謙也看不下去,直接送給他四千名丹楊精兵,沒想到劉備一看爽翻了,二話不說直接歸順陶謙。
但劉備真的很會帶賽別人,才投靠陶謙不久,陶謙馬上就病死了。194年陶謙病死,原本的徐州首長之位自然要有人接替才行,否則群龍無首。但萬萬沒想到,陶謙傳賢不傳子,把位置給了劉備,搖身一變變成了徐州首長,順便還收編了陶謙的秘書糜竺,此時33歲的他,才正式脫離打工仔的身分,成為一方大員。不過他自立門戶的時間沒過多久,就被從北方下來的呂布鳩佔鵲巢了……
4、苦主四號:官五代袁紹
被呂不趕走的劉備,曾經短暫投靠曹操,但隨即窩裡反。曹操以禮相待劉備卻慘遭背叛,自然怒不可遏,派出大軍四處追擊他。
劉備就這樣再度跑路了,西元200年官渡之戰前夕,劉備擁有的小沛被曹操佔領,無處可逃之下,跑去投靠了袁紹。當時劉備雖然落魄,但名聲還不錯,袁紹還親離鄴城二百里去迎接他。
10月官渡之戰爆發,袁紹被曹操打的鼻青臉腫,打輸官渡之戰的袁紹元氣大傷,後於倉亭之戰再度敗於曹操,不久悲憤而亡。至於劉備呢?沒事,人家劉備7月時,早就以找救兵為由,先行一步跑去荊州牧劉表那避難了。
5、苦主五號:荊州牧劉表
此時40歲的劉備,仍是過著逃亡生活,曹操官渡之戰打敗了袁紹,接著當然是要把殘黨清光,首先便是打劉備。扛不住曹操的猛烈追擊,劉備這下真的只能投靠劉表了。劉表聽聞劉備前來投靠自然是高興,不但親自迎接,還給了他一座小城新野作為落腳地。不過劉備從小就是喜愛結交豪傑,加上個性又內斂,討人喜歡,所以很快就跟荊州的豪傑打成一片。這些種種,看在劉表眼裡格外眼紅,於是暗地裡提防著劉備。不過劉備也在這裡遇見他這輩子最重要的男人– 諸葛亮。
不過除了提防劉備外,還有其他事得操心,因為劉備的前來投靠,直接促使曹操轉攻劉表,這一打就是七年之久。長久下來的戰爭,使劉表病情惡化,208年劉表就這樣病死了,死後由小兒子劉琮即位,不久便投降曹操了。而在新野的劉備自然也被曹操打到滅團,但當他再度跑路時,新野城裡的十萬百姓,竟然願意跟著劉備一起逃亡,可見他當時的人氣之高啊!
劉備也荊州遇見他這輩子最重要的男人– 諸葛亮。(圖/imdb)
數次滅團不灰心,最後卻因一場敗仗被氣死
不過劉備就是劉備,可以輸到脫褲、可以狼狽跑路,但就是不投降。曹操掃平北方,坐擁80萬大軍劍指荊州,即使他手上的士兵連曹操的零頭都不到,還是堅持要幹到底。接下來他與東吳的孫權聯手打贏了名傳千古赤壁之戰。站穩荊州、西進川蜀,展開了三分天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