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馬英九卸任前兩個月,在各界質疑聲中展開對中美洲危地馬拉(台灣稱瓜地馬拉)與貝里斯為期7天的「久安」之旅。
今年1月台灣總統大選與立法委員選舉中遭逢雙重挫敗的馬英九,對中美洲幅員最大的邦交國瓜地馬拉為期兩天的參訪,除會晤1月就任的喜劇演員吉米·莫拉萊斯總統(Jimmy Morales)外,更選擇在不乏爭議的中美洲議會(PARLACEN)發表演說。
馬英九星期三(3月16日)將到訪伯利茲,並與該國總理及三個加勒比建交國——聖露西亞、聖文森、聖克里斯多福——的總理會晤。
瓜地馬拉總統莫拉萊斯會晤馬英九後會見記者時被問及是否應邀出席5·20蔡英文就職儀式時,莫拉萊斯以「盡量安排」回覆,並未做出確切的保證。
莫拉萊斯表示,過去幾年瓜地馬拉與中國發展良好的經貿關係,與台灣則延續多年的外交與合作關係,相信未來將秉持同一原則作法。
馬英九則表示,盟邦與中國大陸開展商務關係,只要不涉及政治與外交層面,台灣都不反對。
馬英九透露,除繼續援建公路協助教育外,台灣將提供瓜地馬拉醫科學生學習先進活體肝移植機會,莫拉萊斯則預期今年將可在瓜地馬拉進行首度肝移植手術。
「中國台灣總統」
馬英九選擇耗費鉅資到萬里外演說發表施政總結,在島內引發是否必要的爭論。星期二(15日)上午他在瓜地馬拉國會發表演說,強調施政八年推動台海、東海、南海和平的成就。
馬英九稱,2008年上任後開始推動活路外交穩定兩岸關係,2015年11月與習近平主席會面,是兩岸領導人在分治66年後的首次會晤,目前海峽兩岸正處於66年來最和平與穩定的階段。
2012年提出東海和平倡議與日本簽署台日漁業協議後,成功減少台日雙方海上衝突。循東海模式精神提出的南海和平倡議,則寄望各方透過對話協商取代對立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保障各國自由航行與飛越的權利。
馬英九星期二下午拜會中美洲議會,併發表以推動兩岸關係為主題的演說。
馬英九指出,他上任以來致力穩定台海和平,以中華民國憲法為架構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在對等與尊嚴的原則下推動兩岸關係。他在2015年底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的新加坡會面,改善兩岸關係外同時具有重要的區域指標意義。他更以大陸學生赴台留學人數8年間由823人增至現今的4.5萬人驗證該成就。

「大白象」與「賊窩」
台灣總統歷年來訪問時刻意迴避的中美洲議會隸屬於1990年代中美洲內戰動亂結束後於1993年成立的「中美洲整合體」(SICA),議會由瓜地馬拉、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組成,加勒比島國多米尼加近年加入。
整合體成員國貝里斯與哥斯達黎加拒絕參加,台灣是該組織區域外觀察員。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洲議會在馬英九抵達前換上的通告中,以「中國台灣總統」稱呼這位罕見的元首級嘉賓。稍早前該網頁上僅顯示馬英九出席特別會議排定的發言時程,沒有任何歡迎字眼。(編案:中華民國外交部16日表示並無此事) (相關報導: 瓜地馬拉晨運 馬英九68秒做80伏地挺身 | 更多文章 )
由於中美洲議會成立章程中賦予會員國卸任正副總統2人「當然議員」資格,享受與各國選出正副各20名議員免於起訴的特殊豁免權,成立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飽受各界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