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與航母的不解之緣:拜登選擇柯林頓與小布希命名新航空母艦,但兩人都有「逃兵」汙點

美軍最新型的福特級首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福特號」。(翻攝自美國海軍)

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佈,經過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Carlos Del Toro)確認後,美國海軍(US Navy)福特級(Ford-class)核動力航空母艦接下來2艘軍艦,將分別以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和小布希(George W. Bush)的名字命名,但這兩艘航空母艦屬於提前命名,因為不僅尚未開始動工建造,就連國防部合約都還沒有批准送出。

與過往慣例稍微不同,傳統上命名航空母艦的職權,一直都是由海軍部長來選定和公告,此次卻是透過白宮對外宣告。拜登在聲明中提到,他親自致電告知比爾和小布希這個好消息,「他們對此感到非常謙卑,也明白理解身為三軍統帥(Commander-in-Chief)所承擔的重責大任。」

以在世前任總統命名航空母艦,其實早有不少先例,像是福特級一號航空母艦福特號,就是以第38任總統傑拉德・福特命名;尼米茲級9號艦則是以第40任總統雷根為名、十號艦則是由第41任總統老布希命名。其中,雷根雖在生前迎接和見證雷根號下水與服役,只可惜因為晚年健康不佳而無法親自參與;而老當亦壯的老布希總統,則在2009年當航空母艦編列服役時,與妻子芭芭拉(Barbara Bush)親自出席典禮,迎接這艘軍艦到來。

作為取代現有尼米茲級的福特級航空母艦,建造進度目前來到3號艦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N-80),4號艦「多里斯·米勒號」(USS Doris Miller, CVN-81)目前還尚未開工,根據製造商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HII)的說法,他們計畫在2028財政年度向海軍採購5號艦,也就是本次聲明中提到的柯林頓號(USS William J. Clinton, CVN-82),由此推論,6號艦的小布希號(USS George W. Bush, CVN-83)恐怕還需要更久的等待時間。

USS_Jimmy_Carter_SSN_23.jpg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左)、小布希(中右)與他們的妻子,共同出席卡特總統葬禮。(美聯社)

不過,這兩位被新命名的前總統,過去生涯中和海軍的關聯,似乎就沒有前面舉例的幾位深。福特在二戰參與多次海戰,以少校軍階退役;老布希也是二戰的海軍飛行員,駕駛魚雷轟炸機執行近60次任務,最終以上尉軍階退役。而柯林頓雖經歷過越戰(Vietnam War)時代,卻從未有服役或參與後備役的任何紀錄,甚至還在競選期間,被對手發現他躲避徵召的醜聞;小布希雖有國民兵(National Guard)服役年資,但是服役期間還曾鬧事被罰,甚至在選舉期間被攻擊「濫用權力」躲避前線徵召。

雖然美國海軍有著以歷屆總統命名航空母艦的習慣,但剛剛逝世的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卻因為他生前特殊的經歷,成為唯一一名被命名為核動力潛艦的總統。年輕時代不只畢業於美國海軍官校,而且曾擔任過潛艦副艦長職務,並參與過後來研發核動力潛艦的過程,讓卡特成為至今唯一被命名為潛艦的美國總統。

美軍海狼級三號艦「卡特號」編列服役,讓卡特成為唯一以潛艦命名的總統。(翻攝自美國海軍)
美軍海狼級三號艦「卡特號」編列服役,讓卡特成為唯一以潛艦命名的總統。(翻攝自美國海軍)

 

已故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左)與妻子芭芭拉2009年出席同名航空母艦服役儀式。(翻攝自白宮)
已故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左)與妻子芭芭拉2009年出席同名航空母艦服役儀式。(翻攝自白宮)

打從2008年尼米茲級的老布希號(USS George H.W. Bush)完工後,美國海軍正式推出新一代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計畫,有意在2058年以前完工十艘新軍艦,逐步取代現役尼米茲級。目前除了已經編列服役的福特號,還有兩艘已定名的同級航艦正在動工,分別是甘迺迪號(USS John F. Kennedy CVN-79)和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N-80)。 (相關報導: 劍指中國!美軍第七艦隊引進AI無人機,今夏之前形成新戰力 更多文章

排水量約10萬噸,作為升級版的航母,福特級航空母艦最大特點,是它的飛行甲板總長度遠比其他航母更長,達到335公尺,能停放75至90架艦載機,包含F-35C戰機和F/A-18「超級大黃蜂」(F/A-18E/F Super Hornet)等多款戰機。受惠於高科技輔助系統,所需登艦官兵比尼米茲級少了500多人,也讓水手們的生活空間也寬敞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