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過去一年歷經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外資賣超台股等衝擊,台灣資本市場表現依然亮眼。根據證交所統計,2024年台股加權指數漲幅達28.47%,在全球主要證券市場僅次於美股那斯達克(28.64%),遠超過日本(19%)及韓國(-9.63%),是亞洲表現最好的交易所;截至2024年底,上市股票市值達新台幣74兆元,全球排名第12名,成交值近100兆元,排名第10,雙雙創下證交所歷史新高紀錄。
創新板2.0新制上路,擴大交易量能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於日前出席「TIB挺創新大喊話」活動時指出,具競爭力的AI與半導體產業是推升台股上漲的關鍵,回顧90年代對科技事業的開放,是孕育台灣半導體與電子產業重要的一步,以聯發科為例,自2001年掛牌至今,市值擴大36倍,外資持股比重達五成之多,凸顯資本市場對於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對創新事業來說,「臺灣創新板」(TIB,簡稱創新板)是推動企業成長、站上全球市場的重要平台。為提升交易量能,證交所在主管機關金管會的支持下,進行創新板2.0改制,取消過去對於合格投資人的限制,開放一般投資人也能參與買賣,讓潛在交易人數將從原先的30萬戶增加到1300萬人;同時引進外部專家提升創新性審查嚴謹度,以及要求創新板公司每半年至少辦理一次法說會,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揭露營運計畫等,強化投資人權益保障。
林修銘強調,因應國際潮流、新經濟模式興起,創新板2.0以精品店概念經營,希望吸引更多具有創新能力、創新經營模式的企業加入,包括數位雲端、智慧醫療、綠能環保、AI智能、無人機,機器人自動化等產業,在台灣硬實力的製造業外,以科技與創新為基底,進一步扶植軟實力的新創產業,同時吸納更多外資機構及亞洲新創企業在台灣發光發熱。

打造友善資本市場,孕育護國群山
「資本市場對新創企業的助力,在上市後才開始展現爆發性成長。」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指出,台積電於1994年掛牌,30年來市值增加了400倍,但對照國外的公司,輝達(NVIDIA)從掛牌到現在,市值增加5000多倍,微軟(Microsoft)增加4000倍,也就是說,早點進到資本市場,對新創企業是非常重要的。
邱德成也點出,壯大台灣資本市場要靠新創事業,現在是在收割幾十年前聯發科、台積電的成果,不扶植新創就跟面臨少子化一樣,二、三十年後如何對下一代交代?創新板2.0就是重要的突破,透過開放、友善的資本市場制度,讓台灣新創能夠打入世界盃,為未來的護國群山鋪路。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指出,國內投資人對台股的重視及參與已跟過往有很大的不同,2023年境內、境外基金加全球委託的總資產管理規模約13兆元,至2024年成長超過17兆元,在增加的4兆元中,台股ETF就占了1兆元。如果創投是第一哩路,投信投顧公會則是連結投資人與資本市場的最後一哩路,吸引更多市場資金投入新創企業,協助其從好到大,從大到久,創造更好的績效。
促進全民參與投資,提升企業價值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進到資本市場一定要有拚勁,經營者如果面對股價下跌都無動於衷,掛牌跟沒掛牌其實沒差多少,既然要到資本市場,如果沒有辦法讓資本市場壯大,留在資本市場也沒有用。為提升公司體質,證交所也跟上亞股趨勢,例如東京證券交易所社長岩永守幸要求股價淨值比(PB)低的企業必須提出檢討報告,確保企業價值提升與維護股東權益。
謝金河指出,創新為驅動價值的源頭,創新的力量會主導台灣未來發展。創新板2.0有幾項特色,一是流動性增強,全民都可參與投資新創;二是友善新興產業進入門檻,以市值作為核心標準,目前已有Micro LED廠錼創科技、開發陌生來電辨識軟體Whoscall的Gogolook等20餘家企業在創新板掛牌籌資;三是聚焦具創新能力與成長潛力的企業;四是充分揭露營運資訊,將帶動市場流動性及資本市場競爭力,而創新板的發展也是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關鍵一哩。
(相關報導: 2024新北新創之星誕生 創投公會展開一對一陪跑 | 更多文章 )